“维我始祖,睿智英明,因官寿姓,赫赫威名……”每年的3月30日,洪亮肃穆的祭文念诵声总回荡在白云山麓上的云家山。来自泰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文莱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意大利,以及广东、海南和港澳台地区的300多名云氏宗亲齐聚云从龙墓园,参与庄严的祭祖活动。
遵循旧制的祭拜仪式、种类丰富的祭品、颇具特色的蓝色长袍祭祀服……都让云氏祭祖凸显出有别于南粤地区的传统祭祖形式,而在族人围餐场合上出现的马头琴和蒙古舞表演,更展现出广州云氏缅怀先祖驰骋草原的情怀。
▊仪式:四牲敬献先祖,奉行三跪九拜之礼
当天上午10时许,云从龙墓园内人声鼎沸,香火缭绕。记者现场看到,墓前的白色麻石拜桌上,除了摆放常见的整只烧猪、鸡、鹅、鱼和水果、鲜花等祭品外,还有一只双角被绑上红布的山羊,以及十多只外壳被染红的鸡蛋。
“跪,叩,兴……”随着一声声指令,祭祖仪式以5名云氏族人向土地行跪拜礼的形式拉开序幕。之后,泰国云氏大宗祠的理事长担当主祭人,身穿蓝色斜襟长袍和深色马褂跪在摆桌前,带领众族人向祖先行三跪九拜之礼,并代表族人向祖先献香、献酒和敬奉其他祭品。
在主祭人的身后,还跪着一排有着类似衣着的族人,以及按辈分分列队站着的3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云氏后裔,众人恭敬地注视着祭拜仪式,之后排队向二世祖从龙公上香。
祭拜的族人中,不乏有步履蹒跚的老者和3、4岁的幼童。一位来自海南的云氏族人指导着4岁儿子在香炉前叩拜。他告诉记者,每年都会尽量抽空带着孩子参加祭祖仪式,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和增强家族自豪感。
祭祖仪式结束后,众族人移步餐馆聚餐,一边觥筹交错,一边欣赏由部分族人带来的马头琴演奏和蒙古舞表演。值得注意的是,每位参与祭拜的族人都会领取一份水果和一只红鸡蛋。族人介绍,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,寓意先祖福庇后代的生活生生猛猛、红红火火。
▊特色:蓝色祭祀服或与先祖的居住环境有关
无论是种类丰富的祭品,还是颇具特色的蓝色长袍祭祀服,都让云氏祭祖凸显出有别于南粤地区的传统祭祖形式。
“云氏祭祖的祭品比较讲究,广州地区常见是三牲,我们会准备羊、猪、鸡、鹅四牲和鱼类,而羊是海南的东山羊,先在海南蒸熟,再冷藏运送至广州。”族人云大宽说,因为二世祖是蒙古人,死后被谕旨赐葬在白云山 ,但其后人多在海南安居,之后再从海南繁衍至海内外各地。
除了祭品外,最独特的莫过于祭祀服装。记者发现,祭拜现场并不是所有人都穿着蓝色长袍,而深色马褂更是少数人的“专利”。“现场约有20人穿着蓝色长袍,分别是第21代至26代族人,都是资历老或对云氏宗族作出贡献的族人,而深色马褂是德高望重的象征。”
“穿蓝色长袍祭拜是传统,但无法考究来源。”云大宽说,自 1988年泰国的云氏后裔组队回国祭祖扫墓,也将包括仪式、祭品、祭祀服、祭文等传统带回广州。“考虑到先祖是居住在大草原的蒙古族,蓝色长袍极有可能代表蓝天,而巧合的是,墓的山手上也砌以祥云、红日图案,也许是反映先祖驰骋草原的气概。”
“云氏宗亲分布世界各地,从二世祖云从龙发展到如今第28代人,720多年的宗族繁衍都有清晰的族谱记载,直至第50代人都有规划好的字辈。”云大宽介绍,举办祭祖活动,不仅是为了方便海外宗亲寻根问祖,更为了增强氏族的凝聚力,增进族人间的团结互助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