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茂琦捕贼急务
沛县患贼为甚,让初来乍到的云茂琦体会至深。抵任之初,对“斗殴偷窃,日报再三”的情景,他亦甚感“焦灼”。
《上节相蒋砺堂师书》之一虽为云茂琦后来所写,但也大致勾勒了当初的情况。书言:“某质拙迂,谬荷拔擢。视事以来,昕夕黾勉,未敢稍懈。此邦刁悍有名,斗殴偷窃,日报再三,抵任初甚焦灼。每听讯时,谆谆以礼让反复开导,颇有感发。近多静谧,足征民性本善。虽间有逞刁,究系朴直者众。”蒋攸,字砺堂(约1765D1830),乾隆四十九年进士,曾任两广、四川、两江总督,体仁阁大学士,兵部侍郎等职。
当然,云茂琦没有被多如牛毛的窃案难倒。
云茂琦起家县令,对临民治事,几乎是心中有数,尤其是上任之初的谋划。如同他《初任须知》所言,“临民治事,必须定识定力,尤在筹划于赴任之初。”“宦途插脚稳否,定于赴任之初,而主意在未赴任之前。”沛县捕贼,就是他初任的定识定力之为。
云茂琦察解民隐,甫抵沛任,就提出捕贼最为急务,要大费精力,赏罚并施,以图济事。这些谋划,流露于他的《上方伯陈莲史师书》中:“抵任巳阅月馀,昕夕黾勉,未敢稍懈,荒凉偏僻,不敢言苦。第此邦夙称刁悍,四境萧条,偷窃斗殴,日不绝报;弦诵声稀,科目久辍。听讯之余,忘其迂阔,日以礼让开导,似略有感发。捕贼一事,最为急务,但捕役与群贼本一鼻孔出气。今十分查究,颇获少许,尚须大费精力,赏罚并施,方能济事。”陈莲史,陈继昌原名字坚,字莲史,广西临桂人。嘉庆二十五年(1820)状元,后来任江苏布政使、护理巡抚。
除了此时捕贼为急务,此地“弦诵声稀,科目久辍”,这也是他随后即大兴教育的原因。
徐州太守潘峰是云茂琦的上级,从云茂琦的《复徐州太守潘峰书》中,可以读出捕贼之役的大概。书云:“卑职质甚迂拙,莫解趋时,出山之由,非逐荣利。初抵沛境,钩察民隐,患贼为甚,遂日严督捕役,分县境为五路,责以承缉,稍有所获。然报窃仍夥,复限五日一比,而捕役多逃。继知徒严无益,复悬赏示勒,获巨贼者立赏,屡无获者重究。行之数月,四境颇为静谧。”
尽管兵分五路,遂日严督捕役行进,也稍有所获,但云茂琦却发现,不但所报窃案仍多,而且抓贼的捕役逃跑也多。他觉得严格督促也无益,于是改为悬赏示勒,获巨贼者立即奖赏,屡次无抓获者重加追究。由此行之数月,使四境颇为静谧的局面,沛地少窃匪之害,实属不易。
当然,云茂琦也向上级表达了偷窃局面还未完全消灭的歉愧,他说:“为治首重躬行,次在条教号令。卑职承乏此间,昕夕黾皇,瞬逾半载,偷窃未全弭,斗殴未全息,健讼之徒未全敛,皆积诚不能感孚,教化不能周洽,深自歉愧,并不敢怪恨斯民。”
云茂琦在书末表态:“一切公事,满望随时提撕警觉,略省愆尤。倘风闻有缪劣之迹,即祈速为诫饬,幸勿宽宥。至于过情之誉,适增颜甲,非所敢望。”这是主动要求上级察督。
“州县事务殷繁,间有巨案、积案、疑难案,旁观者为之咋舌,几致束手。此时务须神明镇定,不慌不忙,泰然不动。必求所以了决,而站脚安稳,异日不致另生枝节。”(《初任须知》)从抵任几个月处置盗案看,他出手不凡,已让旁观者“咋舌”。“过情之誉”句,即此意也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文章来源:中华云氏网
展开阅读全文
还有51%精彩内容 下载app可查阅海量内容